首页 > 新闻 > 社会 >

“红薯村”的致富链

发布时间:2022-12-12 17:39:39来源:网络转载

 新华全媒+|“红薯村”的致富链

  新华社太原12月11日电(记者魏飚、马晓洁)时值寒冬,山西省河津市张家堡村的百亩红薯特色产业示范园里却是一派火热景象:红薯有的被直接从地里拉到批发市场,有的被送往村里的红薯粉条加工厂,还有的通过电商平台被提前订购……依靠红薯,这个曾经的贫困村顺利脱了贫,更多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咱这红薯长得又红又大,我现在一年靠红薯就能挣两万多元。”张家堡村村民吴青龙说,自己原先就种红薯,但是收成一般,自从前几年种下优质品种,红薯产量提高了,收入也增长了近一倍。

  张家堡村地处河津市东北部,曾是省级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薛丽丽说,过去村里就有种红薯的习惯,不过都是零散种植。2017年,村里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帮扶单位连续几年投入120余万元,为种植户统一采购优质红薯苗,不断扩大红薯种植面积。现在全村红薯种植面积已达到了400余亩。

  张家堡村年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降龙说,过去村民种植红薯亩产大约4000斤,引进优良红薯苗后亩产达到了6000斤,每亩增收2000元。

  薛丽丽说,除了种苗问题外,以前村里的红薯产业还是单打独斗,不成气候,销路也令人发愁,近年来,村里通过流转土地扩大种植面积,还探索出“种植+深加工+销售”的红薯产业链,开拓红薯的增收渠道。

  2018年,张家堡村申请到85万元的帮扶资金,建成了红薯粉条加工厂和红薯粉条包装车间。从事红薯粉条加工的村民闫青芳告诉记者,自己种植、自产淀粉、自己加工,村里的红薯粉条从源头保证了货源和质量。“我们村里的粉条还注册了品牌,有了精美的包装。”闫青芳说。

  薛丽丽说,目前,村里的红薯加工企业累计销售粉条4万多斤,销售额达45万元,同时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元。

  眼下正是粉条消费旺季,张家堡村的粉条加工厂正在开足马力生产。“我们想方设法创新经营模式,通过电商平台直销、帮扶单位助销、重要节日推销等方式扩大销售市场。”张家堡村包村干部原增翔说,现在张家堡村不仅红薯出名,红薯粉条更是远近知名,销路越来越广。(新华社)


(责编: xiaoxiao)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