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的意思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流水麹尘,艳阳醅酒,画舸游情如雾。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垂杨漫舞。总不解、将春系住。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欢盟误。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玄都秀句。记前度、刘郎曾赋。最伤心、一片孤山细雨。
【译文及注释】
①醅:一本作“酷”,一本作“酤”。②乍:一本无此字,一本此处缺字。
【赏析】
《西子妆慢》,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十句五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此词据张炎词序说:“(系)吴梦窗自制此曲。” “湖上”,指杭城西湖。西湖又称西子湖,此系词人即景自度曲。
“流水”三句,词人醉眼中湖景。“曲”,即酒曲也。这儿喻水面浮物。“酷”,热也。此喻太阳如被酒热所逼的醉汉的红脸庞。此三句言词人乘舟醉游西湖,醉眼朦胧中见到水面浮物,就当作酒曲,将红彤彤的太阳当作酒友发热的红脸庞,游船周围的景色从醉眼中望去已是成了一片模糊影子。此处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酒徒大醉时的模样。“笑拈”两句,承前述醉态。此言词人已经大醉,在不知不觉中到了断桥西边。停船上岸,随手拔来一些花草,却傻笑着说不出它们究竟叫什么“芳名”。“拈芳草”,即春日斗草游戏。古时妇女习惯在寒食、清明时进行的一种游戏,大致是以采集之草品种多少、优劣或其他方式定胜负。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竞采百药,谓百草以触除毒气,故也有斗草之戏。”“垂杨”两句,触景生情。言清明时节,湖堤柳枝遇风飘舞,煞是好看。但他却认为杨柳枝终究是不懂得人的惜春之情,将这无限春光系住不放它去。“柳”有留之意,因此古人常折柳赠别。“燕归来”三句,借物设问,感慨系之。词人假手归来旧地的燕子,似乎它们的呢喃声像在询问眼前秋千架上的彩绳:如今还有多少双纤手前来游玩过?此非燕问,实是词人自问也。
过片“欢盟误”三句,感叹岁月蹉跎。此言年青时的山盟海誓如今都已泯灭,日月如梭,光阴如箭,一转眼又度过了一个寒食节。“寒食”扫墓,词人在杭曾有一位恩爱十年的亡妾墓在,所以他自然地想起两人的“欢盟”空误。“不堪”两句。言自己现在已是两鬓斑白苍老不堪,然而湖岸却依旧是绿荫浓浓烟笼寒水,景物如旧。“玄都”两句,借用唐刘禹锡两游苏州玄都观即景赋诗的典故。此处是说:西湖山水也曾有我从前记游吟唱的诗词在,其中也不乏“秀句”佳作。“前度刘郎”,又点出了西湖是词人的重游之地。“最伤心”句,言己驻足断桥岸边已久,面对着眼前孤山,只见天气已转成毛毛细雨,心情也随景转为凄凉,所谓孤独人寂寞对孤山,理应伤心不已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的意思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出自明代徐有贞的《中秋月·中秋月》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 [详细] -
“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的意思
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出自宋代刘辰翁的《兰陵王·丙子送春》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 [详细] -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的意思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出自唐代贾岛的《清明日园林寄友人》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详细] -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的意思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出自唐代任希古的《和长孙秘监七夕》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详细] -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的意思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出自宋代晁端礼的《水龙吟·咏月》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