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申遗成功 专家:推动茶文化守正创新

发布时间:2022-12-04 20:35:45来源:网络转载
中新网福州11月30日电 (记者 龙敏)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资料图为漳平茶山。(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资料图为漳平茶山。(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该项目包括了福建省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等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消息传来,在福建茶乡,人们欢呼雀跃。福建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国最重要的产茶省和茶类最齐全的省份,也是中华茶文化发源地之一。

  宁德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茶文化知名研究学者夏良玉30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申遗成功有助于中国茶文化守正创新,在技艺精髓的传承保护和工艺流程的合理利用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弘扬与传承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夏良玉指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是在长期制茶实践探索形成的,无论从历史上或现今来看对茶产业发展、摆脱贫困、乡村振兴及茶文明传播都产生积极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申遗成功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世界共享,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例证。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福建省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经济信息岗位专家管曦认为,申遗成功有助于深度挖掘不同地域茶叶内在文化的独特性,提炼手工制茶的一般传统性技艺,有机结合不同茶叶的区域独特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实现茶文化内涵的深层次发展和表现形式的立体化提升,通过文化赋能茶产业,助推茶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弘扬传播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资料图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相关环节。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资料图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相关环节。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强与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建立了与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动建设一批茶文化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等设施;组织创作编排如《请茶》《喊山》等一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歌舞、曲艺、戏剧等文艺节目,宣传、推广茶文化,持续举办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武夷山茶文化节、福鼎白茶开茶节等活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体验项目,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瑞泉茶文化研究博览园11月28日动工建设。福建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山瑞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圣辉指出,该博览园将用于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等的研究,打造一个集推广制作技艺传承、茶科技种子圃、传统工具文物收藏、现代化车间、旅游为一体的交流中心。

  武夷山青年茶人毛忠文表示,将继续传承制茶技艺,用匠心做一杯好茶。

  助力福建茶产业全产业链再突破

  2021年,福建茶叶产量达48.79万吨,同比增长5.7%,全产业链产值超1400亿元人民币,茶叶产量、单产、茶树良种普及率、出口额增速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但机械装备不够先进、茶叶深加工有待开发、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茶文化内涵挖掘尚不充分、茶科技成果转换应用偏低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夏良玉表示,申遗成功进一步巩固福建茶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福建茶产业全产业链的再突破。

  管曦认为,有助于整合茶产业优势资源,做强茶产业链的生产加工环节,充分展示茶产业的产品类别多样性和区域互补性特点,进一步巩固强化茶产业的优势地位;有助于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承传统制茶技艺,通过为传统制茶技艺插上科技的翅膀,寓传统制茶技艺的保护于现代化的科技发展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福建将重点打造一批闽茶文化新亮点,到2025年实现全省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人民币目标。

  申遗成功将推动茶产业“出海”。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省,近年来以茶为媒,持续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在海外设立12个闽茶文化推广中心和1个闽茶文化展示中心,搭建更多茶文化展示窗口和经贸合作桥梁。统计显示,2021年,福建省茶叶出口额达5.1亿美元,位居全国首位。

  夏良玉还介绍,将助力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推动茶产业“走出去”。(完)



(责编: xiaoxiao)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